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题赛暨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协同的推进原则,政府与社会机构形成合力,搭建平台,以长三角企业需求为牵引,引导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大小企业融通,搭建科技成果需求端、服务端、供给端互通互惠的平台,助力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服务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生态。 https://challenge.gtechmall.com/index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2019年9月19日,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超8600亿元,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中国宝武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以“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为使命,以“诚信、创新、协同、共享”为价值观,致力于通过技术引领、效益引领、规模引领,打造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形成“亿吨宝武”、“万亿营收”能力,打造若干个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的支柱产业和一批百亿级营收、十亿级利润的优秀企业。 中国宝武以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协同发展,形成“一基五元”的业务架构。 在本次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中,中国宝武将作为参展企业,带来多种技术及智能制造项目。 参展项目预告 在中国宝武的系列预告中,东部中心率先带来的是中国宝武旗下品牌孵化器吴淞口创业园入驻企业的相关参展项目。 吴淞口创业园 吴淞口创业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工业区,于2016年2月4日揭牌成立。它是中国宝武旗下的孵化器品牌,中国宝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专业孵化服务平台。 吴淞口创业园成立以来,遵循中国宝武“一基五元”的战略布局,助力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围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产业孵化器、成为宝武双创的核心服务平台和央企双创的典范”愿景目标,以科技创新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新材料、智慧制造、绿色低碳产业,依托宝武集团丰富的研发资源和产业资源,吸引内外部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等要素集聚;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加强龙头企业及行业顶尖人才的引进、加强中小企业的培养,打造国内创新产业高地,打造产业聚集区、创业生态区。 吴淞口创业园经过五年的探索,创建了“物理空间+专业服务+技术平台”运营模式,建立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服务体系,构建“平台层—孵化层—应用层”三位一体的产业孵化体系以及“孵化+转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20年吴淞口创业园成为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宝山分园;吴淞口创业园服务团队被评为“2020胡润上海技术转移行业杰出贡献TOP10”、“2020胡润上海技术转移最佳表现技术经理人”和中国宝武2020年十佳“创新争先优秀团队”。 吴淞口创业园坚持弘扬“勇于创新,永不停滞”的企业文化,秉承“以创客为中心,精准对接资源,开放对接社会”核心价值,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理念,先后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科院中物科技园、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上海股交中心、联想创投、国鑫创投等多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和技术转移平台,成为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上海市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材料)、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换工作联络站、上海新锐孵化器。 吴淞口创业园依托中国宝武品牌影响力,不断擦亮Wesocool孵化器名片,积极开拓孵化新基地,助力吴淞创新城建设,助力长三角双创一体化建设,促进长三角地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彰显央企的社会责任。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SBC)成立于2001年,国家发改委2003年批复依托SBC设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投资2.9亿。该中心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是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59)、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样本整合研究分会的秘书处与主任委员单位。 公司(中心)确立了以生物样本资源库、生物芯片、高通量测序、蛋白(抗原、抗体)检测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平台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分子医学检验和分子诊断产品研发生产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化体系,形成科研和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分子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医学检验服务等三大主营业务,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企业集群。 【需求对接】 公司(中心)建立的 “上海市基因芯片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是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成员,提供以下科研技术服务: -微阵列芯片服务平台 -新一代测序服务平台 -定量PCR、数字PCR等验证服务平台 -单细胞测序及空间转录组测序服务平台 -外泌体鉴定服务平台 -蛋白研究服务平台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核工院”)始建于1970年2月8日,前身是七二八院,与中国核电同时起步,主营业务为核能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管理、核电站服务,隶属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 历史上,创造中国核电三个“第一”。独立自主研发设计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奠基中国核电研发、设计、标准、材料、燃料、设备、审评、人才八大体系,被誉为“国之光荣”;总包设计中国第一个出口核电站——恰希玛核电站,被誉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是中国第一台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的技术总支持单位。 二次创业,攀登三代核电自主创新高地。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引进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高起点实现我国核电自主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上海核工院被定位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AP1000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再创新的技术主体。立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围绕国家电投决策部署,上海核工院联合产业上下游单位,成功完成三代非能动核电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国和一号”(CAP1400)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型号,建成世界首批4台AP1000机组。 新时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核能研发和AE平台。2019年8月,按照”研发+AE”的模式,国家电投整合核电研发、设计、工程管理及寿期服务等相关资源,重组新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本部”一体化管理,统筹协调推进核能技术研发、运用推广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牵头实施核能研发课题与任务,负责工程总承包,集研发、设计、采购、建造、调试于一体,具有完整的核岛全岛设计能力,实现以设计为龙头的EPCS完全贯通,努力成为国内建设能力最强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核能总承包企业。 参展技术及产品速览 n 流体设备设计、分析、验证一体化管理平台 n 系统级热流体仿真分析平台 n 管道和支吊架自动化分析软件 流体设备设计、分析、验证一体化管理平台
上海产业集群孵化联合创新馆参展主体为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创)。受时任市委副书记陈至立指示,要学习硅谷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模式,1997年8月25日,在复旦大学旁,杨创应运而生,自此成为全国首家高新区外和高校周边设立的孵化器。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杨创曾历经两次体制机制创新。2001年,在原有事业单位——上海杨浦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基础上,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联合上海复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五角场高新技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出资4500万发起成立“上海高科技企业杨浦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以“两块牌子、两套班子、两种机制”全新模式运作孵化器。 2005年,作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改制试点,上海杨浦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上海高科技企业杨浦孵化基地有限公司合二为一,改制重组为“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自此,杨创开启孵化器企业化运作崭新篇章。 在励精图治的二十余年间,杨创先后开创多项行业先河: 率先在全国提出“创业导师服务纲领”,成为科技部火炬中心向全国推广的“创业导师工作指引”基本框架 设立国家科技部首个科技创业苗圃 设立全国首个由孵化器发起的小额贷款公司 设立全国首个由科技部引导基金参股的创业投资基金,自此成为全国首家集投贷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开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服务链体系,该体系在2014年被科技部编制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指南》文件向全国推广。 创业导师配图 苗圃配图 小贷公司配图 寅福基金配图
长三角、江浙沪新老科技企业联动推广应用国际金奖技术 获得2018年国际金奖GERMAGIC®缓释长效杀菌技术,在2020年由年轻的科技创新企业南京劼美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2018年新建的国家智能传感创新中心(上海),90年代成立的超细粉末国家工程中心(上海)、及2012年成立的宁波惠士康健康公司联动、承接、转移并二次开发应用及核心技术;2021年4月借助国家技术东部转移中心、上海国际交易市场联动推广,与各个行业融合,技术对接并拓展市场;更通过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外贸有限公司凭借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开放、创新的能力带动品牌产品和市场流通,完成“科工贸”一体化。 GERMAGIC®新一代缓释长效除菌技术 微胶囊缓释分子材料 全球首创缓释长效除菌技术 革命性实现“安全、高效、持久、主动”杀菌 新冠疫情爆发后,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后疫情时代健康消费升级,消毒除菌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备。 GERMAGIC®新一代缓释长效杀菌技术—— 获得2018年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 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实验室,研发团队40余人,由2003-2020年,研发周期历经17年; 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提供【空气消毒+物表消毒+个人防护】全方位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GERMAGIC®新一代缓释长效杀菌技术,成功应用于火神山医院,并于2020年3月开始,广泛应用在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诸多国家的公共场所与设施,为此次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 研发历程
阿斯利康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制药企业: 2020年中国销售总额近54 亿美元 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 20,000名员工 研发投入达15 亿美元 投资逾10 亿美元 引进近 40 种创新药物 深耕中国市场,关注呼吸领域、肿瘤领域、心血管领域、肾脏领域、代谢领域、消化领域六大治疗领域,计划未来通过自主研发新药及新适应症、合作开发本土1类新药、引进国内外创新药物、加码诊断器械产品,以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造福广大患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上海市人民政府
科学技术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 |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荷兰王国
海南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河北省科技厅 | 山西省科技厅 | 辽宁省科技厅 | 吉林省科技厅 | 江苏省科技厅 | 浙江省科技厅 | 安徽省科技厅 | 福建省科技厅 | 江西省科技厅 | 山东省科技厅 | 河南省科技厅 | 广东省科技厅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 | 海南省科技厅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 云南省科技厅 | 甘肃省科技厅 | 青海省科技厅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
上海技术交易所 | 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 | 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 浙江科技大市场 | 安徽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
021- 35366601
innomatchexpo@netcchina.com